首页 | 部门简介 | 发展规划 | 理论研究 | 高教动态 | 章程建设 | 政策动态 | 服务承诺 | 下载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理论研究 >> 正文
胡德鑫、逄丹丹、顾佩华: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目标、策略与路径
2023年12月30日 11:14  点击:[]

作者简介:胡德鑫,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逄丹丹,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新工科教育中心科研助理;顾佩华,天津大学新工科教育中心主任、教授,加拿大工程院院士。

来源:《中国高教研究》2023年第12期

摘 要:现代产业学院是深化产教融合和夯筑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新型组织。基于我国首批50家现代产业学院的范例,解析当前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兴起动因与建设目标、建构逻辑与融合策略、未来行动路径。研究显示,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国家重点领域;赋能产教深度融合,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工程教育组织形式,深化新工科建设;变革人才培养模式,造就新时代卓越工程师共同形塑现代产业学院的兴起动因与建设目标。进一步,当前现代产业学院的建构逻辑与融合策略集中在构建多元利益主体协同参与的混合式组织架构;注重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反向设计;创建浸润真实工程环境的项目式教学范式。最后,指出未来推进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路径。

关键词: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融合;工程教育;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

一、问题提出

作为高校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等多主体共建共管共享的新型组织形态,现代产业学院对于解决产教脱节问题、培养卓越工程师和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020年8月,《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正式出台,指出要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为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目标、原则、任务与重点指明未来发展方向。2021年12月,教育部公布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名单,覆盖以天津中医药大学、沈阳化工大学等应用型高校为主体的49所高校的50家现代产业学院,标志着现代产业学院建设逐步由政策设计走向实践落地。2023年3月,《关于开展第二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的通知》正式发布,这在相当程度上表明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在持续走深、走实。总的来看,作为工程教育组织领域改革的新形态,现代产业学院在实践过程中必然面临制度重构、组织创新、多方协同、保障机制等领域诸多的问题与挑战,亟需学术界展开较为深度的分析与总结。

随着《指南》的印发,如何科学推进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已初步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与探讨。从当前已有研究来看,聚焦现代产业学院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向:一是从理论层面剖析现代产业学院的概念内涵、属性特征等问题。如李名梁和史静妍对现代产业学院内涵逻辑进行充分诠释,旨在通过明确其目标定位指导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建设;周继良和匡永杨通过比较现代产业学院与企业大学的组织属性明晰其共同点与异质性,以期找到两者未来的合作空间进而拓展产教合作形式;曹雨平等基于组织生态理论考察现代产业学院特有的可持续发展机制设计,归纳总结现代产业学院功能有效实施的关键节点。二是从实践层面探讨现代产业学院的发展现状、现实挑战或经验成就,进而提出未来优化对策,主要采用理论思辨分析与实践案例分析两种思路。前者如蒋惠凤等与张元宝等针对性地指出当前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所面临的现实困境,并分别运用组织生态学理论和共生理论提出应对策略与改革路径以期推动现代产业学院有序发展。后者则注重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单个或多个现代产业学院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如柯婷和王亚煦与陈雄寅等分别考察粤港澳大湾区和苏粤浙闽沿海四省首批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成效,在总结分析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切实有效地提出未来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路径。

总体而言,当前研究尚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从研究内容来看,由于现代产业学院相关理论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系统性的研究成果数量相对较少,研究内容呈现广而不精、散而不深的特点,进而导致研究结论的实用性和普适性不强;二是从研究设计来看,现有的文献多侧重以单案例或几个案例为基础的实践应用总结,缺乏对现代产业学院整体建设情况的深度分析,难以支撑大规模的应用实践。鉴于此,本研究运用案例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对我国首批50家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兴起动因与建设目标、建构逻辑与融合策略、未来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路径进行深度解析,以期为未来现代产业学院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案例选取

在经过办学定位合理、服务产业发展、前期基础扎实、建设成效突出、育人模式创新、政产学研协同联动、支撑保障有力和建设投入持续稳定等申报条件的层层筛选后得以确定,因此有足够的禀赋在组织创新和模式探索的过程中开发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径,能够充分满足典型性这一案例选择首要标准。此外,作为贯彻“分区论证、试点先行、分批启动”原则,严格遵照《指南》培育建设的第一批试点,50家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全面覆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四新”领域,广泛分布于全国东、中、西部的24个省(区、市),其主办高校更是涵盖“双一流”建设高校、省属普通高校等多种类型,在资料丰富性上能够为开展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提供有效支撑。

(二)、分析框架

在经过办学定位合理、服务产业发展、前期基础扎实、建设成效突出、育人模式创新、政产学研协同联动、支撑保障有力和建设投入持续稳定等申报条件的层层筛选后得以确定,因此有足够的禀赋在组织创新和模式探索的过程中开发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新路径,能够充分满足典型性这一案例选择首要标准。此外,作为贯彻“分区论证、试点先行、分批启动”原则,严格遵照《指南》培育建设的第一批试点,50家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全面覆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四新”领域,广泛分布于全国东、中、西部的24个省(区、市),其主办高校更是涵盖“双一流”建设高校、省属普通高校等多种类型,在资料丰富性上能够为开展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提供有效支撑。

三、现代产业学院的兴起动因与建设目标

(一)、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国家重点领域

21世纪以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纵深发展,具有高技术、低能耗、高增长、强引领特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被视为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竞争高地,深刻影响着世界经济格局演变。特别是新冠疫情后,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一轮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支撑点和着力点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规模持续壮大,但仍面临价值链“低端锁定”、核心技术“卡脖子”等风险与挑战。科技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紧跟世界前沿的重要法宝,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与必然选择,而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来源便是高校。现代产业学院是高校在新的起点上发挥自身主动性,超前谋划布局,开展科技创新与孵化新兴产业的重大探索。首批50家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急国家之所急,研国家之所需,瞄准人工智能、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制造装备、生物医药工程等前沿领域,实现九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服务的全覆盖。(见表1)

现代产业学院作为一种新型的高校二级教学科研单位,在科技创新上具有较强平台优势:一是资源优势,高校作为围绕知识而活动的场域,能够产生多源知识,缩短知识流动距离,知识在跨界交换和整合中实现迭代更新;二是组织优势,现代产业学院虽然是多元主体共建,但不影响其公共属性,相比于企业大学等市场组织,能够规避掉逐利动机驱动下的排他性与竞争性,推动科学技术在更加开放共享的氛围中实现创新;三是机制优势,现代产业学院赋能校企深度合作,通过横向课题开发和团队技术攻关孵化科技创新成果,最新的科研成果反过来又被利用到科研资源建设和学科发展当中,高质量大学教育和高水平科技创新联动发展,在正反馈循环中形成科技创新的“乘数效应”。对于以科学技术作为强支撑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说,现代产业学院的意义在于依托自身优势建设科技创新策源地,破解创新内生动力不足难题,并进一步完善技术推动与需求拉动互补的产业发展激励机制,最大程度发挥科技创新赋能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

(二)赋能产教深度融合,引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产教融合是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的重要保障,我国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工作的推动与发展。2017年,第一份以“产教融合”为主题的文件《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颁布后,有关高等教育产教融合的政策密集出台,产教融合新型平台建设的多样化探索相继展开,相关界定也在不断丰富。《指南》在已有文件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搭建“多主体共建共商共享的现代产业学院”,特别是“共享”概念的提出,赋予产教融合新的内涵。“共享”是一种新兴的经济形态,在共享经济模式下,商品和服务的生产者与消费者边界淡化,产消者这一新的社会角色应运而生。产消者是指那些兼具生产功能的消费者,既能通过参与生产服务活动来创造价值,又能通过消费活动来享用价值。现代产业学院特有的共享属性决定着高校、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各主体以“产消者”的身份参与到人才培养与科技转化的全过程中。以企业为例,在供给侧,企业深度参与到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在需求侧,企业共享高校人才培养成果,同样,四链闭环上的其他主体均能实时对接供给侧与需求侧两端的信息与资源。“产消者”机制有助于实现供需两端精准匹配,有助于缩短供需相互反馈的响应时间,有助于破解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两张皮”问题,是现代产业学院相较于传统产业学院彰显出强劲韧性与活力的关键。总的来看,现代产业学院以应用型高校为主阵地,通过校企融通参与到区域产业生态体系建构中;反过来,地方产业发挥资源禀赋优势,推进当地应用型高校深化办学定位,实现特色发展。当应用型高校与地方产业以现代产业学院为联结点,战略互嵌,同频共振,联动发展时,将最大程度提升两者间的相互支撑作用,将最大范围发挥两者协同的递归效应,将最强有力地推动区域经济社会长效发展。

(三)创新工程教育组织形式,深化新工科建设

“现代产业学院”的表述最早出现在2018年2月印发的《教育部2018年工作要点》中,作为“提升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水平”工作要点中的一项举措被提出。同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中正式提出“面向当前产业急需建立现代产业学院”,并在10月颁发的《教育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中国工程院关于加快建设发展新工科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将其作为改革任务和重点举措之一再次进行强调。2020年7月,《指南》颁布,明确提出以“扎实推进新工科建设再深化、再拓展、再突破、再出发”为目标导向。在《指南》的指导下,2021年12月,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名单公布,建设工作走向实际落地。从提出构想到走向落实,溯源现代产业学院的生成逻辑,其目标定位始终紧紧围绕于服务新工科建设这一核心点。从工程教育范式的变革趋势来看,在由技术范式向科学范式再向工程范式的转变过程中,强化知识跨界整合和回归工程实践是一批传统工科改造和升级的必由之路,然而传统的二级学院难以突破知识割据和资源不流通的障碍,因此迫切需要建立能够汇集多学科信息、共享多部门资源的新型协同创新平台。现代产业学院积极探索学科交叉建设和产业跨界融合经验,譬如,在已公布的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名单中,河北工业大学智能汽车产业学院依托车辆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等相关优势专业,联合长城汽车、中汽研(天津)等区域内龙头汽车企业,以工程项目为牵引,以服务产业发展为导向,打破学科专业和体制机制壁垒,有效发挥产教协同和工工交叉“1+1>2”效应。现代产业学院这一协同平台的建立,不仅突破工程教育内部纵向改革的边界,不断拓展横向交叉的学科外延,还真正实现从“学科导向”到“产业需求导向”的理念转变。从该层面来说,现代产业学院是新工科内涵与外延的再丰富,是新工科建设机制与手段的再出发。

(四)变革人才培养模式,造就新时代卓越工程师

作为一项多主体参与的新工科人才培养教育改革创新实践,现代产业学院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在于培养一批面向现代产业发展,具备突出工程项目实践能力、工程问题解决能力、工程技术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卓越工程师。在专业建设上,现代产业学院以适配产业发展为导向,打破传统学科制度壁垒,整合高校其他二级学院的优质教学资源,依托组织创新优势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聚焦行业高水平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不断增强人才对区域产业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适应性。在教师队伍配备上,现代产业学院对接校企两端,设置互聘互认机制,教师提升进企业,工程师进课堂,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校内校外师资形成优势互补。在高水平“双师双能型”教学创新团队的共同授课、联合指导下,学生能够接收到更多新知识、新理论、新观念,进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课程内容改革上,现代产业学院的多主体共建模式决定着行业企业将深度参与到课程建设与教材开发中,最新的行业标准、企业技术、工艺流程和管理经验将成为课程教学内容迭代更新的重要参考依据。课程体系得以重构、课程结构持续优化、课程内容实现与产业需求的充分对接,学生对产业的认知程度获得全面提高。在教学方法创新上,现代产业学院依托行业企业技术革新项目、利用真实生产线环境开展浸润式实景、实操、实地教学,在真实的社会问题情景中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促成学生学做贯通,着力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评价设计上,现代产业学院天然的多主体属性驱动教学评价由传统的单一标准向多元向度转变,企业导师、校内导师、行业代表等多个主体均被吸纳到教学评价环节中,学生的综合能力得以全面考察。总的来说,现代产业学院以全方位变革培养要素有力地托举新时代卓越工程师成长。

四、现代产业学院的建构逻辑与融合策略

(一)平台搭建:构建多元利益主体协同参与的混合式组织架构

作为高校、政府、企业、研究院、行业协会中至少两个主体参与共同建设的新型产教融合载体,(见表2)现代产业学院的组织形态明显区别于传统的高校二级学院,是一种典型的混合型组织。混合型组织是伴随着公共部门、私营部门、第三部门间边界模糊,不同部门间相互渗透,应运而生的一种杂糅两种及两种以上组织核心要素的组织模式,已逐渐成为解决复杂社会问题的有力工具。混合型组织的出现改变原有校企双方科层体系下两条平行线无法相交的状态,为高校与社会相关领域建立合作提供良好的契机。无论是高校内部的校院两级隶属关系,还是企业内部的层级制管理关系,都无法突破单维组织信息来源单一、对外界变化反应不灵敏、缺乏创造性等瓶颈。相比之下,混合型组织的优势在于能够整合各方优势资源和稀缺资源,实现社会整体效益的最大化;能够打破以往高校成果单向输出模式,建立起高校与外界环境的动态联系;能够促进异质性知识的交流碰撞,激发组织的学习力、创造力以实现自身高质量发展。

混合型组织的使命在于通过合理安排多维制度逻辑以及加强多重利益相关主体互动实现对多重需求、多维期望的响应,并最终实现各利益相关主体多维价值的共创共享。现代产业学院的基因中蕴含着成为混合型组织的先天条件,但还需要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组织架构与运行制度才能充分发挥出混合型组织的突出优势、担负起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的使命。虽然当前尚未形成相对成熟的现代产业学院组织架构,但首批50家现代产业学院普遍正在着力探索多主体协同下理事会领导的院长负责制这种三级组织架构的搭建,(见图2)并相继制定出一系列规章制度配合三级组织架构平稳有序运行。在这一组织架构设计中,第一层级的高校、企业、科研院所等多个利益相关主体代表组成理事会,作为学院的最高决策层对资源投入、发展方向等重大事项进行协商和表决;第二层级的院长对接理事会,对理事会的重大决策进行落实,并负责学院发展、运行等相关管理事宜;第三层级的各业务部门承接院长下放的行政、教学、对接产业等管理权限与责任,履行学院的各项基本职能。相比于传统的二级学院组织架构,现代产业学院典型的三级组织架构在决策层增设理事会这一机制,在赋予现代产业学院更大独立自主权的同时,为多方相关利益主体提供更多沟通交流机会,为畅通多方资源有效融合渠道奠定良好基础;在管理层明确院长作为学院运营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有效规避在办学过程中各方权责边界划分不清现象的发生,极大提升现代产业学院作为多主体参与共建组织的运行效率;在运行层增设产业服务部门,将其作为沟通校企、整合资源的窗口,开展产业技术研究和改造、科研成果转化与应用等工作,将服务产业工作提升到与人才培养、行政管理事务一致的高度,高度重视产教融合对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作用的发挥。总体而言,理事会领导下院长负责的三级组织架构从顶层设计层面打破“引企入教”的制度性障碍,保障现代产业学院科学有效地发挥混合型组织优势,为集聚创新要素、深化产教融合和激发产业发展活力提供源源不竭的新动能。

(二)模式创新: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方案反向设计

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 OBE)是一种以学习成果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其核心要义是“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相比于传统教育理念下过分强调学生有限知识习得,OBE理念主张要以提升学生综合能力为中心,以促进其全面发展为要旨;相比于传统教育流程下高校提前单线程安排好学生的学习内容,OBE理念强调要遵循“反向设计”原则,依据相关利益主体对学生的要求与预期成果反向设计学生的学习任务;相比于传统教育模式下人才培养方式惯性沿袭原有路径,OBE理念强调要在外界环境的动态变化中持续改进人才培养方式方法以增进育人模式的先进性。OBE理念与现代产业学院增强学生社会适应性、提高学生自主创新能力等人才培育目标存在诸多联结点。此外,OBE理念已被充分纳入工程教育认证领域并发挥成效,美国工程技术认证委员会(Accreditation Board for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ABET)将OBE理念贯彻到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我国新工科建设指南(亦称“北京指南”)中也明确指出要全面落实“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的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理念。因此,对于以“培养新时代卓越工程师”为己任的现代产业学院来说,在人才培养各项环节中积极贯彻OBE理念是提升其育人成效的必然选择。

在OBE理念的指导下,首批现代产业学院积极开发出一系列人才培养新举措。譬如,天津中医药大学中药制药现代产业学院基于中药制药行业岗位需求和区域发展人才需要,规划集产、教、研三位一体的学生学业发展模式,制定兼顾三方利益的人才培养方案;常州大学阿里云大数据学院基于行业需求、能力标准反向设计课程体系,构建符合人才培养定位的新课程体系,并利用阿里云、中软等行业主流领先技术不断迭代课程内容,形成基于产业技术前沿的课程资源;江西理工大学先进铜产业学院与江铜集团签订定向合作协议,培养符合企业需要的专业人才;吉林农业大学参茸道地药材现代产业学院协同6家参茸产业龙头企业开设道地药材参茸产业定制班,打造行业紧缺人才。除上述典例中更新人才培养方案、迭代课程内容、签订定向合作协议和校企共同开设定制班等路径外,首批50家现代产业学院还展开各式各样基于OBE理念的实践探索,并逐步摸索出一种以OBE理念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见图3)与传统基于OBE理念的人才培养方式相比,这一培养模式强化了行业企业的参与,以当前行业发展趋势为逻辑起点,由密切掌握行业发展动态的龙头企业利用现代产业学院这一合作平台将用人单位需求传递给高校,有效避免人才培养方案老化、人才培养标准与现实需要脱节等问题;以启用校外导师和吸纳前沿技术作为课程资源等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强化企业在各项人才培养环节中的参与,丰富人才培养内容,深刻转变以往课堂讲授比重过大,实践教学环节不受重视的倾向;通过企业参与教学提供企业在育人环节与人才径向接触的机会,大幅缩短人才资源供需双方相互反馈的时间与距离,在企业先后对接育人环节与用人环节的基础上促成人才培养机制自我改进能力的生成。总的来说,这一模式充分响应OBE理念的“学生中心、成果导向、持续改进”核心要义,通过重构人才培养流程将产业链与教育链有机衔接起来,极大提高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的契合度,是现代产业学院培育新时代卓越工程师的重要抓手。

(三)教学改革:创建浸润真实工程环境的项目式教学范式

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实际落脚点,是人才培养目标最终得以实现的重要依托。传统的理论式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讲授为主,重理论,轻实践,已然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不能适应当前日新月异的人才需求。特别是对于面向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工程教育来说,传统课堂教学与工程实践训练相分离的教学范式致使学生在相对孤立的知识点与技能训练下无法打通知识与能力之间的界面障碍,难以实现知识向能力的有效转变,因此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改革方向。项目式教学并非新概念,它源自杜威的“做中学”理念,由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发展而来,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引发欧美教育界的广泛讨论和实践探索。项目式教学的核心思想是问题导向、项目驱动,强调在解决问题的真实情境中展开教学活动,并通过教学项目的实施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获得运用新知识和新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伴随着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等卓越工程师产教联合培养工作的深入推进,工程教育领域的项目式教学也因企业这一主体的参与焕发出新的活力,因产业中真实工程项目的引入迎来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采集资料发现,首批现代产业学院中的半数以上均不约而同地在各自官网、相关媒体报道中提及项目式教学或项目式课程这一概念,其中更是有16家在文件中明确强调到要依托项目开展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

现代产业学院独特的平台优势和资源禀赋与项目式教学功能设计之间存在很强的适配性。作为产教进一步深度融合的载体,现代产业学院利用合作企业的资源优势,以项目为载体,让师生直接参与到企业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中,科研项目直接作为毕业选题。在真实工程案例、真实企业氛围、真实项目经历、真实工作压力4R环境下进行项目式教学,(见图4)能够最大程度激发项目式教学范式的效能,并有力促成组织目标达成。在现代产业学院中推进项目式教学优势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项目作为载体助推学科交叉建设落地。被解构的单一学科知识无法支撑项目涉历一个完整的生命周期,为推动项目实施,现代产业学院必须主动打破学科壁垒,并利用此契机重构课程体系,强化课程间的跨模态知识迁移与学科间的交叉融合。二是项目式教学驱动学习方式变革。通过课程学习的显性知识只占据学生知识体量的一小部分,为顺利完成项目,学生还需要在真实的应用场景中转变学习方式,从接受学习转向发现学习,对缄默知识进行自主学习,还需要在多主体共存的开放环境中学会与团队成员共同协作学习。三是通过开发真实工程环境的教学资源和重组实践教学体系强化工程深度学习。学生在深度参与一个个工程项目中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增强理论联系实际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实现新工科知识增长、新产业能力培养和新时代素质提升。四是项目作为多主体开展深度合作的方式之一,赋能科教与产教双融合,将学习过程转变为解决企业实际问题的过程,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产学并举,研创结合。总的来说,浸润真实工程环境的项目式教学范式在发挥新时代卓越工程师能力培养这一突出优势的基础上,还能积极应对现代产业学院交叉学科建设、产教深度融合等发展需要,是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五、未来推进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的行动路径

(一)、强化政府引导,增进多边匹配

校企匹配是最大程度发挥现代产业学院中各方主体资源优势和融合效应的前提基础。当前我国各级政府部门管理着大部分信息数据资源,表明其具备掌握区域内各所高校与各家企业基本特征的资质禀赋,说明地方政府有把握区域内各所高校与各家企业基本特征的资质禀赋,因此要充分发挥地方政府在现代产业学院筹备初期的引导作用,驱动适配企业与高校进行精准对接。

1. 探索建立资源匹配机制。地方政府需要对区域产业优势和人才需求展开深度分析,结合地方未来发展规划优选适合建设现代产业学院的各方主体,在坚持优中选优原则下推动现代产业学院创新突破。

2. 在明确产业发展需要和高校办学定位的基础上,为适配的高校、企业等主体提供平等对话交流的机会,引导双方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3. 予以适当的政策倾斜和财政资金支持。通过出台配套政策与设立专项基金等方式发挥政府的能动作用,充分激发各主体参与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积极主动性,为双边或多边合作共建现代产业学院提供有效支撑引领。

4. 持续把控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方向,以避免高校、企业等单一主体在信息未完全对称的匹配初期受到干扰走偏走样,要充分调动政府的治理优势弥合信息差,促进适配的多主体朝着正确方向共同发力。

(二)、理顺利益关切,形塑共生关系

驱使高校、行业企业等多个异质性组织参与现代产业学院共建的引擎是促进自身价值增值,参与主体间的关系实质是正和博弈关系。由于各方组织在规章制度、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这种正和博弈关系并不稳固,因此亟需建立起多方利益相关主体间的相互信任,推动正和博弈关系向共生关系演进,进而生成主体合力。

1. 强化主体间的战略共识,通过聚焦利益结合点在现代产业学院战略层面创设满足多方利益诉求的共同使命与愿景,推动共建主体加快形成利益耦合、战略互嵌、同频共振的发展格局,以促进现代产业学院有效发挥产教融合成效。

2. 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借此来提前规避和防范共建过程中可能危及主体关系的利益矛盾与冲突。此外,由于在现代产业学院的人才培养、产品研发等主要环节中发生的知识转移具有复杂性和难以界定性,提前签订的契约难以兼顾实践中的各种细节,因此还要探索建立具有弹性的事后利益补偿机制,真正构建起公平合理的校企共生利益链条,实现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3. 加强现代产业学院中的文化建设。参与共建的各个组织可能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甚至是抵牾的价值取向,严重威胁其和谐共生关系,因此要以多方主体价值认同的“最大公约数”为抓手加快建立新的组织文化,通过营造和谐共生的深层文化氛围促进各主体同呼吸、共命运。

(三)、完善激励机制,增强内生驱动

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和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人才培养、科技成果孵化等功效的发挥往往需要较长的周期,因此在短期内实现快速获利的可能性不大。这就需要在机制设计层面开发出能够与长期能力建设性工具紧密配合的短期激励性工具,进而推动现代产业学院在完成阶段性任务与长期规划的过程中获取源源不断的前行动力。

1. 利用好市场竞争的激励作用,要尽快合法化现代产业学院的独立法人地位。法人实体是参与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资格凭证,只有参与到市场经济活动中才能实现资源增值,才能利用激烈的市场竞争充分激发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紧迫感与危机感,进而推动现代产业学院向上向好发展。

2. 探索建立包含成果奖励制度、绩效分配制度和个人荣誉制度等一系列的现代产业学院内部激励制度体系,以创新内部激励制度调动各参与主体的工作积极性,通过提升现代产业学院各个环节的运行效率促进其内生动力累积增长。

3. 开展建设成效评价。评价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有助于审视和检查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并为后续改进提供依据,能从外部推动现代产业学院高质量建设,因此要定期吸纳多方利益相关主体展开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成效的全方位评价,在常规性的质量检查评价中驱动外部推动力向内部自驱力转化。

(四)、优化顶层设计,落实各项保障

由于第一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名单公布至今还不到两年的时间,第二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申报工作目前还未结束,现代产业学院仍属于处在探索建设初期的新生组织,其发展模式尚不成熟,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会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和挑战,因此亟需从顶层设计层面提前安排好各项保障工作,为现代产业学院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1.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保障现代产业学院作为智力成果完成人享有正当权利的合法性,从而充分调动其在新产品生产和新技术孵化等工作中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有效发挥其在科技创新领域的突出优势。

2. 探索建立相应的资格认证制度。一方面,要通过形成规范性的协议章程完善资本的准入准出规则,方便对参与主体进行管理的同时也确保其享有不可剥夺的受益权;另一方面,要充分保障参与共建主体的招聘人才优先权,防止“人才盗猎”现象发生后严重损害行业企业合作意愿。

3. 建立稳定的资源保障制度。现代产业学院服务于高技术和高资本密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资源投入有很强的依赖性,因此要做好物力、财力等资源端的保障,对内确保各方主体对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稳定投入,对外积极探索如与市场中的上下游企业开展合作等筹措经费的多个渠道,通过汇聚多方资源保障现代产业学院的建设持续深入推进。

上一条:吴岩:开辟新赛道,寻求新突破 教育数字化引领高等教育新发展 下一条:贺祖斌,别敦荣:2023中国高等教育十大关键词

关闭

网站维护 邮件中心 学校网站 本站声明 意见箱 加入收藏夹
版权所有: 必赢贵宾会3003官网发展规划处 本站